
咱江苏人一唠起历史上的英雄,岳飞绝对得算头一号!这位南宋的抗金名将,身上那股子忠肝义胆,搁现在说就是 "纯纯的硬汉"—— 国家危难时挺身而出,拿着长枪跟金兵死磕,心里装的全是 "还我河山" 的念想。可偏偏这么个大英雄,最后被安了个 "谋反" 的破罪名,含冤而死,连奸臣秦桧都得在他墓前跪上千年。最近更热闹,秦桧的后人站出来说股票配资平台点评,该让祖先 "站起来" 了,这事儿在网上吵得沸沸扬扬。今儿个咱就用地道的江苏话,好好唠唠这段跨越千年的恩怨:岳飞有多冤?秦桧为啥跪了这么久?后人的诉求该不该答应?保证听得你又气又叹,还能琢磨出点历史的门道!
头一趴:岳飞是真英雄!持枪抗金护家国,忠肝义胆震千年
要说岳飞的厉害,那得从南宋那乱糟糟的年月说起。当时金兵跟豺狼似的,一路南下抢地盘,老百姓流离失所,朝廷里还有一堆软骨头想着求和。就在这节骨眼上,岳飞带着他的 "岳家军" 横空出世 —— 这支队伍纪律严得很,"冻死不拆屋,饿死不掳掠",走到哪儿都受老百姓待见;打仗更不用说,岳飞带头冲在前头,一杆沥泉枪耍得虎虎生风,金兵见了都怕,喊着 "撼山易,撼岳家军难"!
展开剩余89%咱江苏的老辈人常说,岳飞身上有股子 "轴劲儿",认定的事儿八头牛都拉不回来。他心里就一个目标:把金兵赶回老家,收复失地,让老百姓过安稳日子。为了这目标,他常年在外打仗,连家都顾不上回。他妈为了让他记着 "忠" 字,还在他背上刺了 "尽忠报国" 四个大字(也有说 "精忠报国" 的,反正都是一个意思),这刺青可不是耍酷,是刻在骨子里的信念。
有回金兵围攻郾城,岳飞带着岳家军死扛。金兵的铁浮屠(重装骑兵)跟铁塔似的冲过来,岳家军就用长斧砍马腿,用长枪挑金兵,从早上打到天黑,血流成河也没退一步。最后硬是把金兵打跑了,还差点把金兵的主帅金兀术活捉了。那时候的岳飞,才三十多岁,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,他站在战场上,望着北边的国土,心里琢磨着 "再打几年,就能把失地全收回来"。
可谁能想到,朝廷里的奸臣早就动了坏心思。宋高宗怕岳飞真把被金兵抓走的老皇帝救回来,自己皇位不保;秦桧呢,收了金兵的好处,一门心思要议和。俩人一合计,连下十二道金牌,逼着岳飞班师回朝。岳飞看着金牌,眼泪都快下来了,他知道这一回去,收复失地的希望就没了,可君命难违,只能叹着气说 "十年之功,毁于一旦"。
回朝后的岳飞,没等来封赏,倒是等来了 "谋反" 的罪名。秦桧跟他的老婆王氏,还有张俊、万俟卨(mò qí Xiè)这几个小人,罗织罪名,硬是把岳飞关了起来。在牢里,岳飞受尽了折磨,可他始终没认这个莫须有的罪名。最后在 1142 年的一个冬天,岳飞被赐死在风波亭,死的时候才 39 岁。临刑前,他还写下 "天日昭昭,天日昭昭" 八个字,那是他对自己冤屈的呐喊,也是对奸臣的控诉。
咱江苏人常说 "好人有好报",可岳飞这么好的人,却落得这么个下场,搁谁看了都心疼。直到现在,南京的岳飞纪念馆里,还摆着他的铜像,不少人去了都会鞠个躬,嘴里念叨着 "岳将军,您受委屈了"。
第二趴:秦桧跪了千年!害了英雄丢名声,家族跟着受连累
岳飞死了,秦桧可没好果子吃 —— 虽然他活着的时候享尽了荣华富贵,可死后的名声,比臭水沟里的泥巴还臭。
秦桧是南宋的宰相,本来也是个读书人,可他满脑子都是自己的荣华富贵,根本不管国家安危。为了议和,他跟金兵暗中勾结,还把岳飞这个 "绊脚石" 给除掉了。岳飞死了之后,秦桧过得挺滋润,当了 13 年宰相,直到 1155 年才病死。可他没想到,自己死后没多少年,就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。
到了宋孝宗的时候,朝廷终于给岳飞平反了,追赠他 "武穆" 的谥号,还重建了他的墓地和祠堂。老百姓为了出气,就用铁铸了秦桧、王氏、张俊、万俟卨四个人的跪像,放在岳飞墓前,让他们永远给岳飞赎罪。这一跪,就是八百多年,直到现在,去杭州岳飞墓的人,看到这四个跪像,还会忍不住啐一口,有的甚至会上去拍两下,嘴里骂着 "奸臣"。
咱江苏也有不少纪念岳飞的地方,比如泰州的岳飞庙,里面也有秦桧的跪像。我小时候跟着爷爷去庙里,就看见有老人指着跪像说:"就是这几个坏东西,害死了岳将军!" 还有小孩会问:"爷爷,他们为啥要一直跪着呀?" 爷爷就会说:"因为他们做了坏事,得给岳将军赔罪,让后人都知道,当奸臣没好下场!"
秦桧的家族也因为他倒了大霉 —— 他的子孙后代,不管多有本事,都抬不起头来。有个叫秦大士的,是清朝的状元,还是秦桧的后代。有一回他去岳飞墓,有人就故意问他:"你是秦桧的后人,来这儿干啥?" 秦大士脸都红了,半天憋出一句:"人自宋后羞名桧,我到坟前愧姓秦。" 这话后来传得挺广,也能看出来,秦桧的后人,心里有多憋屈。
直到现在,还有人拿秦桧的名字当骂人的话 —— 要是有人干了对不起大家的事,别人就会说 "你这是秦桧再世啊",这话比骂街还难听。可见秦桧害了岳飞,不仅自己名声扫地,连子孙后代都跟着受连累,这就是 "恶有恶报" 吧!
第三趴:跪像惹争议!秦桧后人求 "站起来",理由听着也有点道理?
本来岳飞墓前的跪像,就这么跪了几百年,大家都习惯了 —— 去祭拜岳飞的时候,顺便鄙视一下奸臣,也算是一种历史教育。可最近几年,秦桧的一个后人站出来说话了,这事儿就热闹起来了。
这个后人叫秦良,是南京某中学的老师,也是秦桧的第三十二代孙。他公开说,自己对在岳飞母亲(岳母)墓前修建秦桧跪像不满意,觉得 "秦桧的罪行已经过了八百多年,祖先也被骂了这么久,现在该让他 ' 站起来 ' 了"。
秦良这话一出来,网上立马吵翻了天 —— 有人说 "该站,都跪了这么久了,差不多了";也有人说 "不能站,他害死了岳飞,跪多久都活该"。可秦良也说了,他不是要否认秦桧害死岳飞的历史,只是觉得,岳飞墓前已经有跪像了,岳母墓前再设跪像,就有点多余了。为啥呢?因为岳母在岳飞被害之前就已经去世了,秦桧害的是岳飞,又没害岳母,在岳母墓前跪,有点 "找错人" 的意思。
他还说:"我知道祖先做了坏事,我也不替他辩解,可现在都 21 世纪了,总不能让他一直跪着吧?再说了,我们这些后人,每次听到别人说 ' 秦桧的后代 ',都觉得特别尴尬,连孩子在学校都不敢说自己姓秦。" 这话听着,也有点让人同情 —— 毕竟秦桧做的坏事,跟他的后人没啥关系,却要跟着受委屈,换谁心里都不好受。
秦良还举了个例子,说以前有个姓秦的同学,因为是秦桧的后人,被其他同学嘲笑,说 "你祖宗是奸臣",那同学哭着回家,还跟爸妈说要改姓。秦良说:"我们不是要翻案,只是想让祖先得到一点公平,也让我们这些后人能堂堂正正地姓秦。"
有一回,秦良还去岳飞墓前祭拜,对着岳飞的雕像鞠了躬,嘴里念叨着:"岳将军,我祖先对不起您,我替他给您赔个不是。" 这事儿被记者拍下来,发到网上,不少人觉得 "这小伙子还算明事理,没胡搅蛮缠"。
第四趴:岳飞后人不答应!专家说要留着教育后人
秦良的诉求,看着有点道理,可岳飞的后人第一个站出来反对。岳飞的第三十一代孙岳顺元,是岳飞思想研究会的会长,他说:"秦桧害死了我祖先,让他跪在这里,是给祖先赔罪,也是给后人敲警钟,不能说站起来就站起来。"
岳顺元还说,岳母虽然没被秦桧直接害死,可岳飞是岳母最疼的儿子,秦桧害死了岳飞,等于间接伤害了岳母,在岳母墓前设跪像,也是应该的。"我爷爷以前就跟我说,不管过多少年,都不能忘了祖先的冤屈,也不能忘了奸臣的罪行。要是把跪像拆了,以后的小孩,还知道岳飞是怎么死的吗?还知道秦桧是个奸臣吗?"
除了岳飞后人,不少专家也站出来反对。南京大学历史系的李教授就说:"秦桧跪像不是简单的雕塑,是历史的见证,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。现在的小孩,看动画片、玩游戏多,对历史了解不多,去岳飞墓看一眼跪像,比在课堂上听老师讲十遍都管用 —— 他们会问 ' 为啥这几个人要跪着 ',老师就能趁机讲岳飞的故事,讲奸臣的下场,这样才能让历史记忆传下去。"
还有专家说,要是拆了跪像,可能会让一些人忘记历史。"现在有少数人,为了博眼球,说秦桧是 ' 无奈之举 ',甚至说岳飞 ' 太固执 ',要是连跪像都没了,这些歪理邪说可能会更有市场,那才是真的麻烦。"
在网上,支持保留跪像的人也占了大多数。有江苏的网友说:"我带我儿子去岳飞墓,指着跪像跟他说 ' 这就是害了岳将军的奸臣 ',我儿子说 ' 他们真坏,该跪 '。要是拆了,我咋跟孩子说这段历史?" 还有人说:"秦桧跪了这么久,不是因为后人跟他有仇,是因为他做了对不起国家、对不起人民的事,这是历史的审判,不能随便改。"
秦良见大家反对,也没放弃,他说会联合其他秦桧后人,继续努力,希望能跟岳飞后人坐下来谈谈,找到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办法。"我不是要跟岳飞后人对着干,只是想为祖先争取一点尊严,也让我们这些后人能活得轻松一点。"
第五趴:历史该咋记?不忘英雄,也别揪着后人不放
唠到这儿,可能有人会问:"秦桧的跪像到底该不该拆?他的后人该不该被原谅?" 其实这事儿,没那么简单,得从两方面看。
一方面,岳飞的忠烈事迹,必须永远记着。他为了国家,为了老百姓,献出了自己的生命,这种精神,不管过多少年,都不能忘。秦桧作为害死岳飞的主谋,他的罪行,也必须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,让后人知道 "当奸臣没好下场",这是对英雄的尊重,也是对历史的敬畏。从这个角度看,岳飞墓前的跪像,确实该保留着,它就像一个警钟,时时刻刻提醒着大家,要爱国家、爱人民,不能做对不起良心的事。
咱江苏有句老话:"以史为鉴,可以知兴替。" 要是忘了岳飞的冤屈,忘了秦桧的罪行,说不定以后还会出现类似的奸臣,类似的悲剧。就像现在,有些人在网上说 "岳飞太傻,要是跟秦桧合作,就不会死了",这种话要是没人反驳,就会误导很多人,尤其是年轻人,所以保留跪像,也是一种历史教育的方式。
另一方面,也不能把秦桧的罪行,算到他的后人头上。秦桧的后人,没做错任何事,却要因为祖先的过错,承受别人的白眼和嘲笑,这确实不公平。就像秦良说的,他的孩子在学校不敢说自己姓秦,这对孩子来说,太委屈了。所以,我们可以骂秦桧是奸臣,但不能因为他的后人姓秦,就看不起他们,更不能欺负他们。
有个江苏的网友说得好:"我恨秦桧,但我不恨姓秦的人。秦桧是秦桧,他的后人是他的后人,不能混为一谈。" 这话挺在理的 —— 就像我们不能因为一个人犯了错,就否定他的整个家族,这不是客观看待历史的态度。
秦良也说,他希望大家能把秦桧和他的后人分开看:"我承认祖先的过错,也愿意跟岳飞后人道歉,但我也希望大家能尊重我们,别一提到 ' 秦' 姓,就想到秦桧。" 其实,现在已经有不少秦桧后人,用自己的行动证明,他们不是奸臣 —— 有的当老师,教书育人;有的当医生,救死扶伤;还有的做公益,帮助别人。他们用自己的方式,为 "秦" 姓正名,这也挺让人佩服的。
第六趴:各地岳飞纪念地!江苏也有岳将军的痕迹
要说纪念岳飞的地方,全国可不少,咱江苏也有好几处,每一处都藏着岳将军的故事。
最有名的要数泰州的岳飞庙,也叫 "岳武穆祠"。这座庙始建于明朝,里面摆着岳飞的铜像,高两米多,穿着铠甲,手里拿着长枪,眼神坚定,跟真的一样。庙的墙上,还刻着岳飞写的《满江红》,"怒发冲冠,凭栏处、潇潇雨歇",字里行间都是岳将军的豪情壮志。每年清明节,都会有不少人来这儿祭拜岳飞,有的是白发苍苍的老人,有的是带着孩子的家长,大家都想让孩子知道,咱江苏也曾有过这么厉害的英雄。
还有镇江的金山寺,也跟岳飞有关。据说岳飞当年在镇江驻军,经常去金山寺跟方丈聊天,商量抗金的计策。现在金山寺里,还有一块 "岳飞墨迹碑",上面刻着岳飞写的诗,字体刚劲有力,能看出他的英雄气概。有回我去金山寺,就看见有游客站在碑前,大声念着诗,念到 "还我河山" 的时候,声音都哽咽了。
南京也有岳飞的痕迹,比如雨花台附近,以前有个 "岳飞抗金故垒",是当年岳飞跟金兵打仗的地方。现在虽然只剩下一些土堆,但还是有人去那儿凭吊,想象着当年岳家军跟金兵厮杀的场面。还有南京的岳飞纪念馆,里面陈列着岳飞的战袍、长枪的复制品,还有一些历史资料,能让大家更了解岳飞的生平。
这些纪念地,不只是景点,更是历史的见证。去这些地方走走,能让人想起岳飞的忠烈事迹,也能让人明白,为啥这么多人记着他,为啥秦桧要跪这么久。就像泰州岳飞庙的讲解员说的:"我们不是要让大家记恨秦桧,是要让大家记住岳飞的精神,记住 ' 忠' 和 ' 义' 这两个字,不管到什么时候,这都是做人的根本。"
第七趴:结语:记着英雄,也给历史留份温度
唠完这段跨越千年的恩怨,心里挺多感慨的 —— 岳飞的忠烈,让人敬佩;秦桧的奸诈,让人痛恨;秦良的诉求,让人同情。其实,看待这段历史,我们既要有 "是非分明" 的态度,也要有 "以人为本" 的温度。
我们要永远记着岳飞,记着他为国家、为人民做的一切,把他的精神传承下去。不管是在学校里,还是在家里,都要跟孩子讲岳飞的故事,让他们知道,什么是英雄,什么是忠诚。同时,我们也要客观看待秦桧的后人,不能因为他们的祖先犯了错,就歧视他们,要给他们应有的尊重,这才是对历史最好的态度。
至于秦桧的跪像,我觉得岳飞墓前的可以保留,让它继续提醒后人 "以史为鉴";岳母墓前的,要是双方能协商一致,或许可以有更好的解决办法,比如换成说明牌,解释清楚这段历史,既不委屈岳母,也不让秦桧后人觉得太尴尬。毕竟,历史的意义,不是让我们一直记恨,而是让我们从中学到东西,变得更好。
最后想说的是,历史就像一面镜子,能照出英雄的光辉,也能照出奸臣的丑陋。我们既要从镜子里看到过去,也要从镜子里看到未来 —— 像岳飞一样,做个有担当、有骨气的人;像秦桧一样的错误,永远不要犯。只有这样股票配资平台点评,才能对得起岳将军
发布于:江西省按天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